郴州人的大局观


今天偶尔读到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记者谈及去郴州采访雪灾的所见所感。作为“外国人”,记者敏锐地感受到“百姓对政府的体恤和支持”,理解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态“政府再不济,也是自己的。国家亦然,再怎么多问题,也是自己的国家”。文章中那些受访者的言论,听起来确实就像从我的家人长辈嘴里脱口而出的那般真切。

但身为中国人,又不由得问自己,这是否同时也是转型社会公民权利意识尚待萌芽的体现,是否也是意识形态霸权和新闻架框现实的结果?

正面还是负面报道?

韩咏红 (2008-01-25)

夜晚开车送我回宾馆时,L突然问:“你这次来采访是打算写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

L是我在郴州遇到的德士司机,人长得精瘦,也很聪明而且仗义。听说我是新加坡来的记者,要求看我的证件,然后就热情地把我带到他老家的山村去了解农民在无电环境下的生活,采访雪灾给林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想起来,我在郴州的晚饭都是在他或他族人家里吃的。

奔波了两天后,他担心起我的报道方向,好像猛然警醒一样。

我莞尔。这种新闻的二分法我听中国官员用过无数遍,印象中最担心被“负面报道”的是当权者,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面对来自基层老百姓的同样提问。

我决定以最直率的方式回答L:“这是你们有的区分法,新闻应该就是实事求是,无所谓正面还是负面,看到什么如实地报什么。新闻不应该是如此吗?”

L喃喃,所谓负面报道就是说批评中国政府。虽然有当官的胡作非为,贪污腐败欺负老百姓,“我们也是很气愤的,国内记者报道我们是很支持的,但我们不喜欢外国人对中国指指点点。”L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重复了两次。

如果政府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呢?我问。

“那么,你的报纸是在国内的,有没有给外国人看?”大概是心急,L的提问开始没头没脑,都知道是新加坡媒体嘛。但我理解他的想法:政府再不济,也是自己的。

国家亦然,再怎么多问题,也是自己的国家。

这回到郴州采访,我深知在断电断水情况最糟糕的阶段过去后,外人再怎么问,也不可能体会当事人当时的心情。但是郴州社会在灾难中的良好秩序,或者说是湖南地区老百姓顽强能忍和民族精神,依然能从点滴小事中体察感知。

刚经历50年一遇的天灾,郴州政府对记者十分欢迎,他们自信在抗冰救灾中尽心竭力,希望媒体大力宣传。何况按照中共官员的传统思维,天灾中没有责任人,有的是官员的忘我奉献,灾难报道的主题当然会突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援”的一团和气景象,灾难可以报成喜事一般。

官方是一种期待与想象,另一方面,寻常百姓也不轻易对外揭当局的短。采访中走入郴州市第一运输公司破旧的退休职工住所,在雪灾中他们只领到政府发放的6根蜡烛,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加剧,却也不轻言苦。

L说,政府还是有作为的:“如果没有政府不是乱了套吗?包括马路上的交警我也是很感谢的,没有他们维持交通我就不能开车了。”

这本都是政府该做的,郴州底层老百姓却心存感谢。

郴州是出过多名贪官的地方,仅过去的几年,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副书记曾锦春、副市长雷渊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等都因贪污受贿而相继倒台。考虑到这样的背景,更感受到百姓对政府的体恤和支持。

话说回来,雪灾后到郴州,接触的新闻官确实周六、周日无休地工作。但我也看到,救灾与重建工程艰难漫长,恐怕非地方官的经验和能力所能够承担。最终,见报的文字,我不晓得按照L的标准,算是正面呢,还是负面的报道。(《联合早报》)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