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刚写了举而报之·清洁一切·我们都是bubble�boy~,今天却在其它blogger那里看到了相似的担忧甚至是愤怒。
比如zheng发问,那么多的论坛怎么消失了?
“个人感觉,管制机构已经走出熟悉、适应网络的阶段,建立起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组织和行为机制,开始进入对国内互联网的全面监管的阶段。从现有的局面来看,他们并不想也不可能全面压制网络言论,但是希望能掌控网络言论,于是就有了这种颇具欺骗性的做法,一方面保留大的、热闹的网上论坛,另一方面打压、关停民间众多的论坛。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它同时还能把更多的网民引导到大的论坛中,从而更好的集中监控。这是多可怕的事情。个人的自由、安全和权益来源于对个人信息的占有和支配,以及它的不为人所知的天然权利。可是现在,信息技术给了政府消除原先的信息天然屏障的可能。”
这和昨天sorrowrain在我blog里评论里的疑问很相似,“我总觉得,新媒体的出现在丰富了大众传播手段和降低了大众传播成本的同时,也丰富了政府的监控手段和降低了监控成本,并且这种监控比其他的来的更彻底更透彻。记得去年清华考研的题是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来论述“网络论坛”现象,在网络中,我们觉得自己处于一种匿名的平等的传播交流状态,于是就更多的袒露自己的私人空间,但孰不知我们仍处于监控之中,我个人觉得这就造成了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的变相挤压和渗透。”因而“新媒体也可能是新的脚镣”。
但是,如果真有这种“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的变相挤压和渗透”,是由新媒介带来的吗?我想:
1、作为一种技术,新媒介势必为各阶层各利益集团群体所用,但是从一开始对它的理解和应用而言,有先后之分,有熟练与笨拙之分,这就使得原有社会力量平衡被打破,新的可能性出现。
2、从传播上讲,成本极大缩小门槛极大降低,使得信息海量增长,这种情况下固然仍能用IT技术加强监控,但是权力机构的监督、处理、打压的成本不会像传播成本降低得那样快。而且有时候这种改变是本质上的,从根本无法说话,到有可能说话并且被一万个人听到,然后其中一百个人再各自说给一万个人,这是从无到有的改变。
3、对于成熟的网络使用者,会很清楚在看不见的角落里监控和处罚的力量,至少我有意识保护自己。怎么说呢,并不是人人、时时、处处都得去做烈士才能让历史进步吧。
Topku则保持了对妨碍言论自由的一贯愤怒:快意强奸失语录。
好了,Blog来势凶猛,大有取代传统话语论坛之力,个人化的非操控表达使得整个话语权力在草根人大代表们的带领下得到最大化地释放,思维的新空气新氛围短暂来临,新鲜的”真信息”大量呈现引发了某种程度的觉悟和刺激,我们似乎进入一个”个人话语自主张“的新时代. |
zheng也担心:
在他们整治完论坛并开始意识到Blog的存在之后,可能会接着把矛头指向Blog,估摸不会对登记的商业Blog服务站下手,就如同他们仍然保留好些官方批准或者由官方背景的论坛一样,因为他们也知道,真正的危险和不可控的因素,来自草根,来自那些未获批准并备案的个人、单位的网络服务中的言论。到时候,众多的私立Blog,极有可能会象杂草一样被除草机成片割去。 |
真的会吗?Blog会被像除草一样除去吗?管制是一定的,对个别blog的割除是一定的,但是我不认为会有众多的私人blog消失。
一则因为言论自由度总是在不断提高的,即便有着寒潮来袭,宏观来看还是应该乐观(不乐观我们又能如何呢)。如今各种管制和法规也并不是那么草率就下达的(我觉得今年广电总局发飙太草率了,除外!)
二则,也别太拿blog当回事儿了。这样说也许会触怒一些人,但是我想问:
今年中国有什么独家新闻是从blog发出的吗?有什么舆论监督是由blog进行的吗?有什么社会动荡是由blog引起的吗?有什么历史进步是由blog促成的吗?孙志刚、宝马、黄静、SARS、马加爵、农民调查、拆迁、艾滋病、西安体彩……这些事情的进展跟blog发生关联了吗?台海局势呢?天气预报呢?物价呢?
也许我孤陋寡闻,但对于上面这些问题的回答在说,blog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目前仍然微乎其微。或许在IT界,联想裁员的内幕曾由blog揭露一角,但是so what?或许木子美、竹影青瞳探索了blog发展可能之一种并再度证实中国普遍的窥淫癖加伪君子,但是so what?
(blog对blogger的影响倒是不小,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把blog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它来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这是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重信息轻思考,思考表面化难深入,四处蜻蜓点水却未能专攻,写作越发片断化零碎化,占用其它让你更健康有益生活的事情的时间……这些问题也不是每个blogger都意识到并能注重的。)
——所以,不必过于激愤。先想想blog能做什么,我们用它做了什么,离开blog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而blog本身,也并非会像杂草一样被大片割除,它在执政者眼中,或许还够不上那份量呢。而它本来就是那么多元,商人看见的是钱,大众看见的是娱乐,多愁善感者看到了心情写真……谁知道它将来是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