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批“博客中国”及方兴东之五:无知,还是无良?


:笑批“博客中国”及方兴东之一:草根平民抵抗斧头帮
笑批“博客中国”及方兴东之二:有趣的方兴东现象
笑批“博客中国”及方兴东之三:群英荟萃 萝卜开会
笑批“博客中国”及方兴东之四:“我最讨厌你们这帮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无知,还是无良?

前文所述种种“博客中国”的丑陋、可笑或卑劣行为,我相信并非全为方兴东同学亲手所为,毕竟他也是日理万机嘛。但如果要说,他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不应承担责任或只承担监管不够的责任,打死他我都不相信。“博客中国”一开始作为方的个人网站,后来商业化了,方仍然是绝对的核心和最大受益者,整个网站的发展方向、经营理念及重大举措如“IT十大人物绑架案”,显然是方兴东同学一手策划实施的。

那么对于“博客中国”以外的一片批评甚至叫骂声浪,方同学如何反应的呢?

作为在媒体圈抛头露面多年的“资深公众人物”,方同学深谙面对危机不能不置一词,所以他也频频发言,但从来都顾左右而言他。乍一看,他很虚心;但稍有头脑的人都不难发现,其实,他很心虚

最近,方同学接连抛出博客纷争,完全理解看待博客的未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
两篇文章。且不管与我这个“笑批”系列有否关系,方同学说:

有记者朋友告诉我这几天网上批评文章很多。我说有没有特别精彩的?说好像也没有。那我还是埋头工作吧。让别人去说吧,决定一切的关键还是自己能否干好。记者问我,对于当下博客的纷争究竟如何看,我认为很正常。争论是必然的,不争论是不正常的。

哦?姿态人人会做,果真如此虚怀若谷,何必有此鬼祟行径?(据说方同学亲自致电李志高,说chinabyte上有骂他的文章,要求一刀拿下)再者,听不听批评,在方同学这里首先不是自己有没有错的问题,而是精彩不精彩的问题。那好,纵然maomy没有方“博懵”动辄代表中国8000万网民的豪情(也没那兴趣),我仅代表我自己,为了我那至今忝列“博客中国”页面上的七篇拙文,指着方同学的鼻子大骂三声:“偷我东西,你不要脸!”——“笑批”系列行文至此已近万字,maomy尚未对方同学有人身攻击和无端谩骂,均是就事论事或罗列事实由读者诸君评断,忍到现在再骂三声,简直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了。

当然,脸皮厚如城墙的人依旧会说这个不精彩,他从来就不敢对别人打准的要害说三道四:侵权、抄袭、绑架、剽窃……他只敢认准并揪住“博客名称之争”的救命稻草装摸作样高姿态一番,而且回答中仍习惯性地不断流露其道德品质和作风上的缺陷:

“对于很多追求纯粹blog的”原教旨主义者”,我保持远远的尊重和敬佩。”——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不妨去读读方同学的“博客中国宣言”等通篇振聋发聩令人肉麻的宏文,然后判断,跟绝大多数认真写作、实践、尝试各种blog应用可能的朋友相比,谁更加像所谓的“原教旨主义者”?谁更喜欢动辄主义,拼命神化“博客”,把它唱得像天仙下凡?谁反倒一转身,就动作娴熟地制造出“原教旨主义者”的标签并强行粘贴在他的所有反对者身上?

“自己认为精英与否草根与否,博客与否blog与否都是伪问题,都不值得大家脸红脖子粗。大家都只是一个博客而已”—— 这绝对是个伪问题,如果没有方和“博客中国”拼命地把这个词套在所有人头上,把微软MSN SPACE、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等等愿意用“网志”的意愿都强奸为它们的“博客”的行为的话。你瞧,就在上面这句话里,方博懵又很娴熟地把“博客”的帽子扣在了“大家”的头上,并且一口一个“优秀博客”地把keso等人统统纳入了自己的领导下。

是可忍?方同学,你才是“博客”,你们全家都是“博客”。Zheng 对方这种“人人皆博客,一切皆博客”的行为的动机进行了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剖析,谓曰:博客道,盗天下

  • 总之,这个网络世界,本来大家都有自己的面貌,可是有了博客之后,博客 就被强行的穿戴在了人们身上,因此,提出、鼓吹博客的人,也就成了创造博客世界的上帝,成了带领博客(所有人)前进的摩西。
  • 这个博客概念简直就是一次哲学上的革命,可以比拟道、以太、绝对精神,无处不在的上帝。
  • 问题是,博客被拿来作为人民(用户)的带名词,于是博客成了人民,人民成了博客。是某些人创造了博客世界,然后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坦率的说,以一个健康、正常人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研究方同学长期以来的言行,你会发现严重的自相矛盾,说一套,做另一套。例如一边谈随便大家用什么名字一边管所有人叫“博客”;一边畅谈知识产权、创作共用一边数年如一日地侵权、剽窃;一边推崇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一边践踏用户和作者的权利……而且在他眼中,所有对他的批评都是“伪问题”,而且“不精彩”,无法与他当年“挑战微软霸权”的壮举相提并论,是以不值一哂。

为何如此?从动机、心理、行为等方面分析,可能性有三,分别在三个层次:

一、无知。无知者无畏,方同学呆呆向前冲的勇气恰出于他的无知,他难以理解事情的本质,对知识的了解停留于肤浅表面,并为此沾沾自喜。这不算什么,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全面的专家,都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为严重的是方同学缺乏逻辑,无法让自己言行在逻辑上保持一致。对于其知识缺陷,广大群众愿意用批评来帮助他进步;关于其逻辑缺陷,这属于智力范畴,我们恐怕爱莫能助,只有呼吁大家多多发扬爱心,关怀弱势群体。

二、无良。这个比较严重,对于无知的人我们怜悯和宽容,对于无良的人就只有鄙视和憎恨了。但纵观方博懵和“博懵中国”网站,很难不给人以“见利忘义”的印象。那些吸毒上瘾者何尝不知道毒品有害个人家庭社会?怎奈诱惑大过了良知,不光要吸毒,甚至可能为了吸上毒而做其他犯法的事儿。看看方同学踌躇满志的“赶超新浪”和上市梦想,他们被数百万投资填满的口袋,大概能判断其明知故犯的动机为何。其实,能打上这样的擦边球,做着“无本万利”的资本梦,说不定方同学早就完全不顾什么“毛孔里流淌的血和肮脏的东西”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方同学只敢对外大谈什么商业化无罪有理,他敢谈谈自己在商业化前后的“罪”和“理”吗?商业化和网志并没有天然的排斥关系,任何东西也不会因为商业化了就天然地变成坏东西,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理。只是,当一个个人、团体、企业、媒体一贯表现得如此无良的时候,它们在商业化中的行为应当如何预测和评估,我们又如何对之付以信任和认同?例如,外界传言“博客中国”这次的投资者除了公开的软银外,还有未公开的盛大,我们仅当它是个假设:今后“博客中国”的某“博客”如果在“博客”自己的“博客”的时候像我的“笑批”一样全面探讨盛大公司的经营道德、社会负面影响或者其他什么内幕时,他的“博客”显然会轻易被抹除,至少在“博客中国”这里,他是无法“博客”出自己的声音的。——这仅仅是商业化对言论自由和事实真相的戕害的最简单假想案例。

三、比无知和无良更可怕和可悲的是,方同学对于成功的狂热、对于梦想的激情、对于理念的执着,让他对于自己要宣传的假、大、空的东西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到后来自己都被洗脑,被自我催眠,对自己的正确性和先进型深信不疑,并豪情万丈的要执行下去。这种可能性大不大?我想是有的,因为在聚光灯下的方同学和“博客中国”身后,我们看到许多鬼影:从某些“民间科学家”到某产品传销大军,从希特勒到FLG信徒……他们的相似性在于,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正确与伟大深信不疑,甚至要以苦行者、先驱者、先知先觉因而受苦受难者的形象去实现他们的辉煌理想,付出一切在所不惜,任何手段也都合理合法,然而却对他人和社会带来了损害甚至是灾难。

以上三层次的分析,方同学或许兼而有之,或许仅符合其中部分。

我已经说过,方或者“博客中国”的成功或者失败,作为个体来说是不值得付以很大关注的,仅在作为典型的时候才有了研究和讨论的价值。没人有兴趣打嘴仗,但是试想,方或者“博客中国”获得巨大成功、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主流精英……这些都是他们的事儿,无可厚非;可是会有多少后来者效仿他们的做法,不择手段换取成功?而口呼理想万岁实则把良心垫在污泥里当踏板的伪善岳不群们甚嚣尘上时,因厌倦争斗而早早置身事外的和平主义老好人们,会否听见丧钟为你而鸣?

莱斯格的一段话来结束这个小节吧,它形象地描述了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特点:

正如评论家戈登·库克(Gordon Cook)所写:因特网革命导致了创新的大爆发——现在看上去却被错误地管理着……对发展新技术贡献最少的人看上去最有可能控制新技术……

令人吃惊的讽刺是:我们赢得了反对政府控制的政治斗争的胜利,却是为重新确立以市场为名的控制;我们以自由言论的名义而战,却是为了将权力交给那些将控制言论的人;我们捍卫财产的理念,却忘记了对它的限制,而将其范围扩展到我们的缔造者们从未想到的空间。

我们正在移走一种创新的架构,而再次采用一种控制的架构——没有通知,没有抗拒,没有疑问。受到自由技术威胁的人已经学会了如何扼杀这些技术。杀戮正在进行,我们却无动于衷。

未来将会怎样?我愿意天真地相信,选择权在所有人手中,在真正的草根和大众手中。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