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色香皆看化·青岛写真(二)


接着为MW的简笔速写 花色香皆看化·青岛 做小小插图。上一篇链接:花色香皆看化·青岛写真(一)

“青岛城市环抱一湾海水,碧海蓝天,水清沙幼,金光闪耀,绿树倩影。我们手牵手在午后的阳光
中慢慢走过,看老人下棋,看小孩追逐,吃新鲜无花果,吃新烤韭菜炉包,……城市如此干净,如此安宁,微风袭来,只觉安心。傍晚时分走过海岸,歌手在路那边酒店的消夏食档下弹吉他。清亮的吉他声充满拉丁风味,忍不住被吸引一路走过去,自助海鲜尚未上档,歌手又开始吟唱。快乐如空气般鼓满我们的胸膛。

我去过的若干有限中国大小城市,大都信誓旦旦以建成“国际化都市”为己任,然而它们的形象和气息却因此而变得暧昧飘忽,模糊不定,宛若每日上班途中满眼晃动的碌碌众生一样,难以在你的脑海刻下什么印象。

走上青岛街头,很快会发现几个明确特点。第一,整洁宁静,除了城区少数主要干道外大多数并不宽阔,老城区道路也是如此,有上海的精致而无其喧嚣;第二,绿化极佳,满眼苍翠,都是生长多年的大树,而不是北京街道边砍掉旧树后移植来的纤细植物,法国梧桐更是带来恬淡释然的情调;第三,街头几乎没有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市民出行靠私家车和发达的公交系统。

尽管对城市规划是个外行,仍然不难由衷赞叹其和谐,美感和实用的高度结合。在青岛的四天内,不论步行、打车或乘坐巴士,从未因交通产生困扰。窄窄的道路依地势蜿蜒起伏,很多路线被设置为单行道,MW说有几分像香港;乘车驰过,两边绿树掩映,蓝天红瓦,心情不由畅快淋漓。

而青岛街头的建筑,大部分以德式老建筑为主,岁月留下了痕迹,却并非残破和凋敝,反倒因此而厚重和可亲。新盖起来的大厦,也由于四外的开阔和某种谦恭获得了意外的和谐。我爱这样的城市,爱它白日的清爽和开朗,爱它夜间的静谧和迷离。这是“看得见的城市”,可以如候鸟般掠过,也可以驻足长留慢慢体味的城市。

只是想及,这样的美好,其源头或多或少来自异国的一段殖民历史,心中的滋味便有些奇怪。青岛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许多市政系统仍来自当年,例如城市下水系统,就如同我们在电影里看过的那样可以走人、四通八达,“德国人做的东西质量还真是没话说”,所以不论下多大的雨街头也不会淹水。

“湖南路”口的街头小楼——和许多曾为殖民地的城市一样,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以中国众多省市命名的街道,从湖南到江苏,从新疆到南京。最普通的小白楼,窄窄的人行道,在午后阳光下婆娑的树影爬上老墙。(这张照片进行了降噪处理,结果树叶的效果倒有点像水彩画了,有趣)

过去的老建筑,现在似乎是市人大所在地。旁边还有幢老房子,现在好像是纪委和检察院办公的地点。青岛的老建筑没有被供起来,而是融入了城市的日常生活中。

栈桥边的街道,楼房真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离海不过数十米之遥。这张照片上的人口密度已经算是青岛四日中所见较高的了,对比曾去过的上海外滩,或者北京街头,不由感叹。

这是另一个角度,在相近地点拍的照片。青岛的房子好多喜欢用这样明亮的橘红瓦片,在蓝天下特别热烈。在崂山的时候看一个个渔村,一片橘红,问当地人为何,“好看呗”!

下面两张照片,高与矮,宽与窄,似乎对比强烈,其实都宁静、整洁、郁郁葱葱。

从公共汽车窗口拍下的一张。青岛似乎流行集体出外景拍婚纱照,这四天里在各处看见的新人怕是超过百对之多。这旁边是体育场和体育馆,很多人在保养良好的草皮球场上踢球。那座尖塔是青岛承办08奥运水上项目的纪念碑,下面有个大广场,夜里好多人散步乘凉。

八大关是以长城的八个关隘命名的八条街道所划出的别墅区,曾有许多名流居住,如今每到夏天,一些别墅也会进驻高级领导,据说时有便衣巡逻站岗,封锁道路也是常有的事。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别墅大多门窗紧闭,不禁惹人遐想,什么样的人在拥有它们,享受它们?

这里的街道让我想念清华。法国梧桐、枫树、苍松翠柏、银杏……秋天的景色该令人憧憬吧。

这儿也是拍摄婚纱照的胜地。在花石楼顶远眺,海边黑色礁石上星星点点的白纱新娘们好像轻盈的海鸟;从木栈道望过去,你会以为浪花在跳跃流连。

下次,再贴那些令人向往的漫山遍野的小别墅吧:)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