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有多美


今天很欣喜地从最新更新列表的最下面看到了warseller的这节小说,再过几分钟,说不定首页就看不到了,也不会去看。本来以为这篇他在02年秋天的戏作,下面没有了,终于又有了,恭喜!

看来此君在读博期间有闲且有情绪起来,除了给新华社某报头版拿笔名鬼鬼祟祟每期写社论之外,还有心情怀旧了。

不过,读了他的歪曲事实的怀旧之后,仍然会泛起怀念:那时候有多美……

贴我当时在版上对他的作品前五节的评论,期待更精彩。

发信人:�maomy�(秋高气爽),�信区:�SJC
标��题:�Re:�这是我们在清华园的第几个秋天?(1-5)
发信站:�BBS�水木清华站�(Sat�Sep�28�23:10:02�2002),�站内信件

读到此处,我们不难发现该作品的几个特点。

作者进行了群像的刻划,然而在我看来,对我个人的描述多少是有所变形或歪曲的(抛却
究竟美化丑化不谈),其中多少有作者有意或无心的原因。由此推己及人,不难想象文中
涉及对象读到关于自己段落时的想法。然而反过来一想,我们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对
于自己的了解诚然是他人无法企及,然而他人心中认可的某些形象或者相对于众人而言比
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反而来得“真实”吧。这世界又是否有所谓真实之存在呢?所谓自我,
所谓人格,其建构或者本来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存在不同人眼中心中如碎裂镜片般
各个不同斑驳陆离的形象吧。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在迄今为止的叙述中,进行直接描述最少的人物就是“我”,代表
作者对自己形象认同的一个角色。他仍旧面目模糊,行迹不定,然而最为美好纯洁,心地
复杂善于思辨。这似乎是第一人称小说难于避免的现象:作者一方面对身边人群进行尽情
的解构和反讽,另一方面在叙述中有意无意隐藏起自己的面容,即便心血来潮偶尔想自剖
自嘲一把,往往也是软弱无力无从下口。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
中所做的那样。

还有,迄今为止小说基本体现了一个尚未进入创作状态的闷骚型文学男青年的写作风格。
科班出身让他多少比清华其他类似的自传+虚构的青春回忆小说来得轻快灵动。但另一方
面从叙述里流露的校园最为流行的幽默style就如同“小资”这个词语一样变得无所谓高
级或者低级,换言之,流于平庸——当然,这也暗地预兆着接下来作者要继续描写我们一
群人平庸、与清华园中其他人看似炯异实则相同的生活。我宁愿相信这是作者刻意选择
的一种叙述方式。

其实我在自己blog里很早就贴过了当时对他的回应,这里一并再贴,供大家怀旧参考:)

那个时候,白颐路还不存在,从成府路口往南是一条不宽的马路,两边和中间的隔离带由三行高大的杨树组成,一直延伸出好多公里。第一个国庆我们骑车去天安门看升旗,阳光就从杨树叶子缝隙里洒下来,洒在我们的身上。

那个时候,从南门出来面前东西向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小路,路边尽是低矮平房和挂着塑料条门帘的小店儿,第一个中秋学校里所有公用电话前都排满长队,于是我们跑到如今蓝旗营的地方在街边公用电话给家里拨电话,听着车铃声发动机声人声的嘈杂,明月渐渐升上天空,对面是“清华园浴池”。不知道和如今的白玉家常菜是否位置接近。

那个时候,五道口两边全是破破的店面,卖便宜东东和廉价服装,去一趟如今成府路东口的商场就像进了城。废弃的铁道横亘,自然没有轻轨。

那个时候,东门外刚刚有了建馆,遍地长草,机器轰鸣,未来几年里包括经管、法学院等等漂亮建筑将从这里拔地而起。我们军训拉练就从这里出发一直走到上地。回来的时候看着那个破烂的东门——就在如今主楼前两百万的大理石路开始的地方——心里还是充满兴奋。

那个时候,我们还对未来充满希望。阳光、青草、晨雾、二月兰、图书馆、讲座、协会,还有漂亮的女生。

那个时候我们不曾料想,这样的一天转眼到来:行走在熙攘的人流车流中,看着他们满面的笑容或一本正经,突然恍若置身这一切之外。事实上,我们也的确行将离去,不再归来,一如你我抛掷在这园中四处的青春碎片。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